2018年7月1日至8日,全国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法兰克福大学高级研究学者、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博士生导师王凤才教授应邀为我院硕博研究生开设了以“21世纪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为主题的系列讲座。该讲座分为五个专题,分别是:“21世纪世界马克思主义阐释路径”、“21世纪德国马克思主义热点问题”、“从批判理论到后批判理论(上、下)”、“‘批判的妥协理论’构想”。我院部分教师以及硕博研究生全程参加。
在第一讲中,王老师为同学们梳理了21世纪世界马克思主义的五条阐释路径:第一条阐释路径为“国外马克思学阐释路径”,主要集中在对马克思的生平著述、著作版本、思想发展、理论观点等研究对象进行文献学考证、文本学解读和理论问题研究;第二条阐释路径为“正统马克思主义阐释路径”,主要包括恩格斯及第二国际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及第三国际马克思主义、原苏东国家的传统马克思主义,以及今天西方国家和非西方国家的马克思主义正统派对马克思主义的阐释;第三条阐释路径为“西方马克思主义阐释路径”,这种阐释路径既有地域性限制,又有特定思想内涵,既以马克思思想为依据,又主张以开放的态度研究现实问题,既批判工业文明,又批判性地反思人类文明本身;第四条阐释路径为“东欧新马克思主义阐释路径”,主要是二战后在原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兴起的一种重新解释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思潮,包括南斯拉夫实践派、匈牙利布达佩斯学派、波兰意识形态批判学派、捷克人本主义学派等;第五条阐释路径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阐释路径”,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五条阐释路径异中有同:即都是以马克思思想为理论来源,并以马克思主义为研究对象;都具有批判精神和乌托邦理想。此外,王老师还补充讲授了“西方马克思主义”与“后马克思主义”,以及“西方马克思主义”与“英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王老师认为,“后马克思主义”并不是独立于“西方马克思主义”之外的思潮或运动,而是借助后结构主义来解构和重建马克思主义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流派;“英美马克思主义”由于体系庞杂,其中既有属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思潮,又有不属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思潮,需要具体分析其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关系。
在第二讲中,王老师首先为同学们介绍了21世纪德国马克思主义的四条研究路向,即文献学路向、意识形态路向、政治经济学路向、政治伦理学路向。其中,文献学路向的主要工作是MEGA²编辑出版研究,以及马克思恩格斯经典著作等的编辑出版,此条路向以学术为主,兼顾思想,不问现实,最重要的是学术;意识形态路向主要是用正统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方法来解释社会现实问题,在此条路向中最重要的是信仰;政治经济学路向主要是以广义理解的马克思主义来分析社会现实问题,此条路向中学术是基础,思想是灵魂,最重要的是现实;政治伦理学路向侧重于进一步推进和最终完成后期哈贝马斯开启的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的“政治伦理转向”,此条路径注重学术性、思想性和现实性的统一,最重要的是思想。随后,王老师还详细为同学们概述了21世纪德国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十大热点问题,主要体现为:MEGA²的编辑出版研究、MEGA²中的 ME 问题研究、《资本论》的重新阅读与重新诠释、马克思形象重新塑造、比较视阈中的马克思、阶级理论与阶级问题研究、新自由主义与金融资本主义批判、新帝国主义与国际新秩序分析、“现实社会主义”批判性反思、从“新社会主义”到“新共产主义”。
在第三、四、五讲中,王老师对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进行了批判性反思。王老师从德国文化背景、社会现实批判角度出发,将批判理论与现代文明危机相结合,解释了他早先提出的三个原创性概念,即“批判理论三期发展”、“批判理论的‘政治伦理转向’”、“从批判理论到后批判理论”。
所谓“批判理论的三期发展”,主要表现为从“老批判理论”到“新批判理论”再到“后批判理论”。“老批判理论”主要以霍克海默、阿多尔诺、马尔库塞等人为代表,他们致力于批判理论构建与工业文明批判,包括启蒙理性批判、文化工业批判和压抑性文明批判;“新批判理论”主要以早期哈贝马斯、A.施密特、弗里德堡等人为代表,致力于批判理论重建与现代性批判,其贡献体现在四个方面:重建历史唯物主义,批判性反思早期批判理论;创立交往行为理论,重建批判理论的规范基础;现代性话语的批判与重建;揭露现代文明危机根源,寻找通往未来文明之路;“后批判理论”主要以后期哈贝马斯、维尔默、奥菲、霍耐特等人为代表,他们完成了“批判理论的‘政治伦理转向’”,体现为后期哈贝马斯的话语伦理学与协商政治理论、维尔默的政治伦理学与奥菲的国家危机理论,直至霍耐特的承认理论、多元正义构想以及民主伦理学。综合而言,王老师认为,批判理论三期发展的趋势也体现了从古典理性主义到感性浪漫主义再到理性现实主义的转向;从激进乐观主义到激进悲观主义再到保守乐观主义的转向;从欣赏、信奉到怀疑、批判再到超越、重建马克思主义的转向;从文化主体哲学到语言交往哲学再到政治伦理学的转向。
尤其值得说明的是,王老师还从批判理论的关键词出发,为同学们进一步勾勒了批判理论的发展线索,主要体现为阿多尔诺的“否定”概念、哈贝马斯的“交往”概念、霍耐特的“承认”概念、R.弗斯特“辩护”概念;在此基础上,王老师凸显了一个新概念,即“妥协”概念,并向同学们分享了他的原创性思想——“批判的妥协理论”。王老师从词源学、解释学、思想资源、文本依据、现实背景等角度出发对“妥协”进行了解读,分析了创立“妥协理论”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提出了妥协的原则、妥协的路径和目的,主要包括四个层面:人要向自然妥协,目的是为了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解”;人要向社会妥协,目的是为了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人要向他人妥协,目的是为了实现人与他人“共生”;人要向自己妥协,目的是为了实现人的身心“平衡”。王老师提出“批判的妥协理论”,目的是为了实质性地推进批判理论的发展,使批判理论“中国化”,为批判理论增加一个考察问题的新视角。
王老师精彩的系列讲座帮助我院师生深化了对批判理论的认识和理解,也对21世纪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路向、发展动态和热点问题有了新的认识和把握。就像王老师所言,“21世纪世界马克思主义”虽然至今还不到20年历史,但却纷繁复杂、精彩纷呈,它与21世纪的社会主义思潮、共产主义思潮、激进左翼思潮、新社会运动交织在一起,构成了当代世界社会、经济、政治、思想文化领域的一道亮丽风景线。21 世纪世界马克思主义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重大的现实意义,通过对最近二十年来世界各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深度思考,发展状况与前景的回顾、反思、展望,不仅能够对21世纪世界马克思主义研究起到积极推动作用,而且有助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以实现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第三次拓展和深化。
(文 黄秋萍 图 曾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