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部风采
【党的二十大精神进课堂】思想政治教育教工党支部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思政课堂”主题研讨活动
发布时间:2022年11月04日 点击数: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青年强,则国家强”,“全党要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并将其融入思政课教学,是思政课教师的使命与责任。为了做好大学生的思想引领工作,2022年11月2日下午,思想政治教育教工党支部开展了“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思政课堂”主题研讨活动。在支部书记苗瑞丹领学下,党员教师们结合自身学习体会和教学实践,各抒己见,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如何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进行了探讨和交流。

在教学内容方面,大家一致认为党的二十大报告内涵丰富、思想深刻,很多新提法新要求需要准确领会,并及时融入到课程内容中。“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是二十大报告主题的重要内容,对此,苗瑞丹认为,报告强调“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为思政课教师提出了明确的教育任务和要求,需要我们在课程教学中对“伟大建党精神”和“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谱系”的内涵以及关系进行深入阐释。吕微平注意到,教材中“中国精神的丰富内涵”一目中对“伟大建党精神”的内容并未展开介绍,在教学中需要用相关理论和史实拓展教学内容。针对报告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相关论述,徐雅芬、曾炜琴等提出了融入课程“坚定理想信念”专题的教学思路,认为可以结合党的理论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过程,讲清楚“马克思主义是开放的理论”以及“为什么要信仰马克思主义”等问题。围绕二十大报告中的法治内容,教师们也展开了热议,罗文通过对比谈到,二十大报告多次提到法治并专章作出部署,可见其重要性,认为在教学中应结合习近平法治思想,将报告中对法治中国建设的顶层设计路线图,及时准确地传达给学生。池骋结合报告中“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基本要求,从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四个方面提出了融入教学的思路,认为要讲清楚社会主义法律运行的环节和相应的法治要求,引导学生“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此外,大家也关注到报告中“中国式现代化”“国家安全”“人才强国”“创新”“全过程人民民主”“文化自信”“一国两制”“全面从严治党”等均和课程内容紧密相关,大家表示在具体教学实践中,还需要进一步思考和研究党的二十大精神与教学内容的结合点,以为教学内容的及时更新奠定基础。

在教学方式方法方面,大家也提出了一些思路。陈晓明认为,在教学中向学生阐释党的二十大精神时,应注意将理论话语转换为学生听得懂、感兴趣的教学话语。郑雁指出,理论阐释与现实案例相结合,是增强学生感受性、提升教学效果的有效路径。王圣宠认为,可以运用叙事方法,讲好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故事,激发学生团结奋斗精神。曾炜琴谈到,报告指出的要“发挥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的精神引领、典型示范作用,推动全社会见贤思齐、崇尚英雄、争做先锋”,为教育教学提供了方法指导,可以采用榜样示范法,充分运用先进人物事迹的生动素材,引领学生精神世界,还可以采用比较的方法,如,通过全过程人民民主与西方民主的对比,阐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实性。章舜钦也分享了自己的一些做法,如,借助网络教学平台共享二十大报告相关学习资料、将二十大报告精神融入随堂测试等,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学习和把握二十大精神内容。

在探讨教学实践的同时,教师们认为,有必要加强对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与课程联系紧密内容的研究,以科研促进教学。比如,“精神文明现代化”问题、中国式现代化与法治的关系、全过程人民民主与法治的关系等,只有通过研究吃透精神,准确把握二十大报告的精神要义和各部分内容的内在联系,才能更好融入课程教学,使理论教学更具系统性和说服力。

通过本次研讨,党员教师们加深了对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理解,也拓宽了将新思想新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的思路。大家纷纷表示,会继续系统学习和深入领会,持续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用党的最新理论创新成果武装青年大学生,切实肩负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光荣使命。

文/王圣宠

图/苗瑞丹、池骋

责任编辑/江春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