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光点点 积而成炬
“作为一名退伍军人,不论哪里需要我,我必定不负使命,挺身而出!”这不是一句简单的空话,而是马克思主义学院2020级硕士研究生连传钊的生动写照。身为一名新时代的中共党员和退伍老兵,连传钊将理想信念写在鹭岛的美景之中,将志愿精神洒在厦园的每个角落。
他先后五次无偿献血,累计服务时长近150个小时,现已登记注册成为一名无偿捐献遗体器官志愿者;身为现任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会执行主席,他多次参与本专业的国内大型会议志愿服务活动,受到参访人员的一致好评。“从微小的事情入手,贡献绵薄之力。”这不仅仅是一句坚定的誓言,更体现出当代青年的使命担当。
一、向光而行,传递温暖,点滴细节中践行初心使命
“小伙子,你沉着冷静、反应迅速,确实非常优秀!”这是全国性会议上一位老教授对他的赞扬。学术研讨会上,教授正准备发言时,电脑突然黑屏。参与会议志愿服务的连传钊见状赶忙示意教授不必担心并拿来备用插排为教授接入新的电源线,确保会议顺利进行。这迅速的应对和暖心的举动给教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会后老教授难抑赞美之情,紧紧握住他的手,连声道了数遍感谢并与他合影留念。全国性会议志愿服务工作千头万绪,他就像一颗螺丝钉,衔接起整个会议,接待组、后勤组、设备组都留下他忙碌的身影,他总是第一个到达会议现场,最后一个离场,默默保障着会议顺利进行。他在点滴细节中践行着“甘愿付出、永不言弃”的精神,发扬着助人为乐的美德,将“止于至善”的校训融入具体行动之中。
在学术会议中接待专家
会议志愿者的幕后工作
“传钊学长就像我们的邻家大哥哥,我有困难第一个想到的是他。”——21级新生
连传钊作为学生会主席,身体力行地服务老师、同学。在新生入学之际,他省下休息时间为学弟学妹们提供“一对一”答疑解惑,更好地帮助21级新生适应厦园生活,快速融入马院大家庭。从抵校路线到校园功能区分布等各种的问题,他都做了充分准备做出细致的解答。新生入学不久,疫情突袭厦门,在学校采取闭环管理期间,他也扮演起“知心大哥”的角色,安抚学弟学妹的情绪,为大家排忧解难,通过一学期的接触他收到学弟学妹们的一致好评与尊重。
“新生们对研究生生活一定充满着期待,自己辛苦点,对大家有所帮助就行。”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有务实的精神是他真实的生活写照;为人踏实、低调也是大家对他最多的评价;紧要时刻看到他的身影,总会让人莫名地感到心安是大家共同的心声。
在新年师生联欢晚会的后台,有这样一位幕后英雄,他目光四顾、步履不停的身影穿梭在晚会全程,演绎着完美舞台背后的奉献之美。用最好的后勤服务确保晚会顺利进行,给全院师生带了一场欢乐的视觉盛宴。晚会结束之后,他有条不紊地布置着收尾工作,欢送嘉宾、打扫会场、归还道具……细节之处,他也力求尽善尽美。
迎新志愿者
“我就是从贫困山区中走出的学生,深知贫困地区的学生求学不易,希望宁夏孩子们能抓住读书的机会,待学成归来后,建设自己的家乡。”
同为从贫困山区中走出的学生,他从未忘记自己来时的路。
去年12月,为帮助宁夏孩子顺利完成学业,学校组织开展“十年守望,山海同心——爱心One by One西部助学活动”。他看到消息积极报名,踊跃参与。他说,作为青年党员,作为马克思主义学院学子,他时刻谨记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的嘱托和期望,立志把青春写在祖国的大地上。“使命在肩,强国有我”。新时代的前进号角已经吹响,需要更多的青年投身西部大开发建设,用专业和耐心建设西部,给贫困地区的孩子们带去优质教育,播种知识的种子。“不以善小而不为”,他时刻关注欠发达地区人民的生活状况,立志毕业后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添砖加瓦。
参与助学活动
二、为爱接力,重燃生命之光,点亮生的希望
“收到血液中心发给我‘感谢您无私献血,我们愿与您共同分享助人的快乐’的短信是我感到最幸福的时刻。”
捐献的血液已发往医院
六年前,还是一名现役军人的他时常在训练场边看到一辆献血车,但是部队规定不能擅自行动,这颗献血的种子在那时就深深地埋在心底。退役不褪色,血脉永相连。退伍后,他每年都去献血,累计献血量达千余毫升,血液经检验合格后被送往厦门市儿童医院等医疗机构。热血温暖了寒冬,传递着爱的微光。他的实际行动也感染了身边的同学,大家纷纷加入献血队伍中,他们用“热血”构筑生命的希望。
连传钊在部队
五年的坚持使得这棵小树已经初见雏形,未来,他将继续悉心呵护这棵树苗,静待花开。
“若有战,召必回”身为退伍军人,他早已把军魂刻在骨子里,依旧保持着军人的作息、强健的体魄和敢于亮剑、不怕牺牲的精神,时刻准备为国家和平、民族振兴奉献自己的一切。
“我不敢希冀自己创造奇迹,但希望能给别人带来奇迹。”
在无偿献血的过程中,他了解到还有一种捐献,能让他人生命得到再次绽放。于是,他做了一个深思熟虑的决定——成为一名无偿捐献遗体器官志愿者。当他的姐姐得知这个消息后,一时间难以接受。他明白,这是亲人的担忧,但他一点也不后悔。连传钊坚信这个决定是正确的,他也希望未来器官捐献能从个人典型变为社会风尚,让生命接力生命,让志愿精神薪火相传。
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发来的感谢信
“去发光,而不是被照亮”是传钊常挂在嘴边的话,他表示会继续以实际行动带动更多人,聚微光成炬,携志愿同行。
文:连传钊、张罗丹、苏悦
图:连传钊
责任编辑:毛敏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