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社科界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昨举行
厦门网-厦门日报讯(记者蔡佳伍)昨日下午,我市社科界举行座谈会,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
座谈会上,来自jxf手机网页版、华侨大学、集美大学、厦门理工学院、市委政研室、市委党校、市委讲师团、市社会发展研究会等八位厦门社科专家学者代表,围绕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畅谈自己的学习体会。
受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叶重耕的委托,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戴志望就如何进一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代表市委宣传部谈三点意见。
一要充分认识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的重大意义。习近平总书记的“七一”重要讲话,是全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政治宣言,是党的重要理论创新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丰富和发展,是指引我们党奋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纲领性文献。
二要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的主要内容。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要注重重点论和两点论的统一。既要把握讲话的重点、亮点,比如“四个自信”等;又要把握讲话的整体、全局,比如“八个坚持”等。
三要认真做好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的宣传阐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理论武装要先行,社科界的同志要先行。要积极开展学习研讨,尤其是要结合习近平总书记“5·17”讲话精神来一起学习贯彻。要深化理论研究阐释,精心组织新闻宣传。
戴志望强调,全体同志要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对福建、厦门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结合起来,与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加强党的建设结合起来,与做好当前工作结合起来,把学习成果体现在推进各项工作的实际行动上,为美丽厦门建设提供坚实的理论指导、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座谈会由市委宣传部、市社科联联合举办,由市社科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周旻主持。
读懂中国共产党人的自信
●苏秋华(市委讲师团团长)
聆听和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感受最深的是通篇讲话展示了共产党人强烈的自信,对自己历史的自信,对现实的自信,对未来的自信,让人读后精神振奋、充满信心。我认为学习讲话,要读懂讲话中共产党人的自信。
读懂对历史的自信:明确党95年苦难的辉煌,是不容否定的壮丽篇章。习近平总书记坚持历史事实,遵从历史逻辑,深情回顾了中国共产党95年的历程,再一次重申了是历史和人民选择了共产党。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深刻改变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我们首先要坚定对自己党的历史、党的地位的自信,明确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用血和汗铸就的苦难辉煌是不容否定的。
读懂当今的自信: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国方案。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说:“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这份自信最根本的就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自信。我们自信源于我们的实践、源于我们取得的成就。
读懂未来的自信: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努力奋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全体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总书记说,“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坚定的话语,掷地有声,这份自信,源于共产党人不变的初心,继续前进的担当;源于共产党人时刻准备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的决心勇气胆识能力。
坚定理想信念坚持不忘初心
●张有奎(jxf手机网页版副院长、教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一个政党的衰落,往往是从理想信念的丧失或缺失开始。”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又一次强调理想信念极端重要性的新说法。革命理想高于天,它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是前进的灯塔,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理想信念不坚定,就会得“软骨病”,就必然导致政治上变质、经济上贪婪、道德上堕落、生活上腐化。
苏联亡党亡国的深刻教训在于意识形态的多元化和理想信念的淡化,中国革命取胜的法宝就是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国内外各种敌对势力总是企图让我们党改旗易帜,要害是让我们丢掉马克思主义信仰,丢掉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从而实现对我们的和平演变。
坚定理想信念,坚持不忘初心,至少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认真学习并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要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关键是要反对食洋不化的教条主义。二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是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它是反映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认同的“最大公约数”,是国家民族的精神旗帜。三是必须反对各种流行的错误思潮。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民粹主义、民主社会主义等都会冲击我们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必须警惕并从理论上进行反驳。四是必须引导新媒体技术的价值观传播。互联网媒体对人们的影响远远大于传统媒体,必须重视和加强对新媒体的管理和利用,传播正能量。五是要以零容忍的态度惩治腐败。如果任凭腐败问题愈演愈烈,最终必然动摇人们对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导致亡党亡国。六是必须彰显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只有切实解决当代中国的各种重大社会问题,如缩小贫富差距,完善社会保障,彰显公平正义等,不忘初心,才能真正坚定党员的理想信念,赢得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护。
文化自信文化兴邦
●沈松宝(市社会发展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把文化自信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并提,他特别提及“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文化是国家的软实力,发挥着对内凝聚人心,对外争取人心的巨大作用。文化软实力要得到提升,首要的就是文化自信。有了自信,才会有他信,才会让中国文化影响世界、服务世界、引领世界。文化自信,是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文化自信来源于源远流长的民族记忆和圆融大气的中国智慧,来源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念,也会让我们在这一道路上走得更远更坚定。
所以,我们要文化立世,文化兴邦。文化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基,是推动国家发展进步的内生动力和精神支撑,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本质所在。中华文化的复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组成、应有之意。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谈到中国传统文化,表达了自己对传统文化、传统思想价值体系的认同和尊崇,多次强调要提高文化软实力,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讲话,展现了中国政府与人民的精神志气,提振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对于厦门人来说,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是开创厦门历史文化名城事业发展的新空间,把厦门人精神传承下去,把厦门历史文化传播开来。不管是正在紧密推进的鼓浪屿申遗工程、厦门历史文化名城古建筑保护修缮工程,还是不断发展的文物修复、展览展示、国际合作、宣传教育、数字建设、科学研究等各项事业,厦门人要努力发挥“文化+”的多元含义,让丰富的文化资源成为广大公众可以共享的精神食粮。
今天,我们按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来谈文化自信,文化立世,文化兴邦,就是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不断增强全党全国我们全市人民的“初心”正能量!
为人民利益担当为人民利益奋斗
●钟锐辉(市委政研室经济处处长)
为人民利益担当,为人民利益奋斗,始终为了人民,依靠人民,不断把为人民造福事业推向前进,是我们把握落实“八个坚持”要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当前,我市正全力争当“五大发展”示范市,致力建成美丽中国典范城市,我们要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为契机,进一步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努力增进民生福祉,把为人民造福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要着力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基本公共服务集中体现了民生保障,要坚持以人为本,加快建立体系完整、岛内外均衡、全国领先的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基础教育公平、优质、多样化发展。全面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构建合理高效的医疗卫生新格局。推动以创业带动就业,拓展城乡居民增收渠道。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加快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体育公共资源均衡发展,建立完善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稳步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配套。积极发展社会化养老服务,推进医养结合,健全养老服务体系。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和救助制度,稳步提升社会保障统筹层次和水平。
要努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环境就是民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着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的增长点。优美生态是厦门令人神往的金字招牌,要充分利用“山水相通、陆岛相望”和“城在海上、海在城中”的自然条件和优势,大力实施生态市战略,把厦门建成青山碧海、白鹭红花、自然和谐、充满魅力的生态型城市。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构建绿色产业结构。健全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打造生态文明制度创新试验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发展
●许斗斗(华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点紧密结合起来,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不断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向前进。”在此包含了为什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如何坚持和推进马克思主义这两个大问题。
总结过去,回答为什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第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95年来,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完成近代以来各种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就在于始终把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并坚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第二,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先进性的代表。马克思曾说过,无产阶级在社会上已经不是一个阶级,它代表着全人类。中国共产党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因此她能够以“科学精神、无私无畏的博大胸怀”领导中国革命和改革实践,全中国人民的普遍利益就是中国共产党的“特殊利益”。
直面现在,回答如何坚持和推进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不同时代会产生出符合该时代的思想家。中国当前的时代特点和伟大实践,就体现在“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思想论断中,不断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向前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当代形态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形态的马克思主义,是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
面向未来,进一步回答如何坚持和推进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开辟了通向真理的道路。”今天,我们要以问题为导向,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坚持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为中心,解决实践中产生的新问题、解决实践中存在的老问题,“不断开辟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坚持文化自信提供中国方案
●彭心安(市委党校副校长、教授)
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明确提出,只有坚持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我们才能为世界各国的制度探索提供中国方案。
文化自信彰显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特别强调了文化自信,认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我们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不断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力量。”民族文化是我们民族大家庭数千年绵延不息的精神纽带,是东方文化的主要支撑,也是我们中华民族对世界文化的杰出贡献。
任何民族的文化都有不足和糟粕,需要客观辨识。近代以来,由于中华民族命运坎坷,饱受列强欺凌,以至于一些人对中华文化产生了严重的不自信、不自珍,有些人把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当成中华文化的内核,“预言”当代中国必将出现“文明的衰落”;也有些人以“反封建主义”的名义,推崇极“左”的反传统文化思潮,在“砸乱”传统的同时,也在破坏中华民族的文化之根。文化的不自信、不自珍导致了反文化的破坏力。从“文革”中的文化破坏,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对西方文化的仰慕,上世纪九十年代市场经济大潮中文化的“失根感觉”,逐步催生了重视传统文化的思潮,国学兴盛,文化寻根,从痛批孔孟之道,到兴办国学书院和诸多的孔子学院,我们必将再次实现华丽转身,增强文化自信,弘扬传统文化,发展传统文化,迎来中华文化的再次辉煌。
有了文化自信,把马克思主义与民族文化结合起来,才会有真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才能有信心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国方案。
推动改革开放全面提速
●梅进禄(集美大学思政部教授)
“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定不移高举改革开放旗帜,勇于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不断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这是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中的一个重要论断,为我们面向未来、面对挑战,做好改革开放各项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必将进一步推动各个领域改革开放的全面提速。
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为中华民族作出的伟大历史贡献。在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科学总结了中国共产党为中华民族作出的三个伟大历史贡献,其中第三个伟大历史贡献“就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改革开放38年来,我国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
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最鲜明的旗帜。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不深化改革就没有出路,不扩大开放就等于丧失机遇,不改革开放就经受不住历史的考验。坚持走中国道路,就要坚定不移高举改革开放旗帜,勇于全面深化改革。
坚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全面深化改革中,仍然要坚持以经济体制改革作为重点,并且要坚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发展结构、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要下定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坚强决心,树立改革必将成功的信心。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要求我们要更加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以勇于自我革命的气魄、坚韧不拔的毅力推进改革,敢于向积存多年的顽疾开刀,敢于触及深层次利益关系和矛盾,坚决冲破思想观念束缚,坚决破除利益固化藩篱,坚决清除妨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这充分体现了大刀阔斧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坚强决心。
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
●洪认清(厦门理工学院思政部教授)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不断把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向前进的重要论述,提出了“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的科学论断。“治国必先治党”这是由党的执政地位所决定的。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有8800多万名党员、440多万个党组织的党,在13亿多人口的大国长期执政,党的建设关系重大、牵动全局,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
“治党务必从严”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全面回顾中国共产党95年的光辉历程和科学总结历史发展规律基础上得出的基本经验。习近平总书记“治党务必从严”的论断是基于中国共产党人强烈的忧患意识而提出的。习近平总书记满怀忧党、忧国、忧民意识,警示全党:如果管党不力、治党不严,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党内突出问题得不到解决,那我们党迟早会失去执政资格,不可避免被历史淘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一再提醒全党要保持清醒认识,经受住“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克服“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反腐倡廉是“治党务必从严”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作为执政党,面临的最大威胁就是腐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致力于构建反腐倡廉的长效化机制,取得显著成绩,使不敢腐的震慑作用得到发挥,不能腐、不想腐的效应初步显现。在强调依规治党,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化建设的同时,习近平总书记也高度重视以德治党,吸收中国传统“德治”的精华,提出了党员干部要“以德修身、以德立威、以德服众”的新要求。 (注:按发言先后排序)
【链接】
习近平“七一”重要讲话
八次提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点紧密结合起来,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不断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向前进。
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牢记我们党从成立起就把为共产主义、社会主义而奋斗确定为自己的纲领,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不断把为崇高理想奋斗的伟大实践推向前进。
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力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不断把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推向前进。
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定不移高举改革开放旗帜,勇于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不断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
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信党的根基在人民、党的力量在人民,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把为人民造福事业推向前进。
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加强同各国的友好往来,同各国人民一道,不断把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推向前进。
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着力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着力增强抵御风险和拒腐防变能力,不断把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向前进。